「 母子情劫」這部電影片名取得太隱晦,其實就是媽媽的情緒勒索和精神虐待,把兒子變成順從的殺人犯。劇情簡說:一個媽媽,除了顏值,什麼本領都沒有;有了孩子,正好又缺乏母愛。所以往往自己跑去約會,孩子在家一丟整週。偏偏識人眼光極差,又沒有任足以成事的志力。遇到爛對象就只能被騙財騙色,遇到好對象,還是只會把自己搞更爛,讓自己終於被對方主動拒。最後兒子為了她,殺了外祖父母籌錢,媽媽卻假裝什麼事都沒發生,自顧自的過生活……
我不想用「母愛」或「負責」這類八股文式的觀點評價這件事,因為母愛既不是100%存在的,既然沒有愛,如果可以不負責任,我相信也沒多少人真的想自己去背責任。我們就聊這媽媽的矛盾吧。
媽媽的矛盾,是……
既不相信愛,又想被愛。
既需要幫忙,又厭惡求救。
既知道男朋友很爛,卻又離不開。
雖然每次被拋棄,卻偷錢也要換愛情。
有小孩卻不愛,只把小孩當借錢工具。
既要把小孩當搖錢樹,又不肯好好照顧樹。
明知完全沒能力照顧孩子,
卻用身體交換各種造小孩的機會。
是個萬分需要資助的人,
資助真的到了,她又要親手毀了幸福……
除了死亡本能,還有什麼好解釋?
媽媽的心態,其實是恨。她恨什麼?片中沒有詳細的證據,但很容易推測:外婆的歇斯底里,與外婆對少年媽媽的輕視,就是缺愛的主因。問題是同樣的歇斯底里,得寵的妹妹可以承受,但失寵的媽媽就不行了。從已知資訊來看,媽媽的性行為,應該也發生得很早,而這恐怕也是她唯一自豪的事,所以就算在流浪中,她也只在乎自己的容貌是否老去,完全不顧孩子的死活。
愛是天性嗎,我相信一開始「是」,但不是人人皆是。很明顯,兒子對媽媽的愛,就是無條件的。當然,與其說這是「無條件的愛」,不如說這是「無條件順從」,為了媽媽,他放棄學業、放棄工作、甘願為媽媽偷東西、最後甚至為媽媽殺人。其實這些行為都不是「愛」,因為愛會產生正向滿足的情緒,但這些是做完,他只有無奈和更無奈而已。兒子只是為了維持與母親的締結,接受情緒勒索罷了,他的「愛」沒有「自由」、沒有「自主意志」。其實兒子和媽媽,就是缺愛後的兩種極端表現:
媽媽展現的是對抗。
兒子展現的是順從。
所以,兒子對媽媽的要求,無論多憤怒,都吞了下來,因為他的人生,從來沒學過反抗,「服從」是他的唯一技能,所以他只有服從。而媽媽的唯一技能,是對他人的對抗,所以越愛他的人他越退對——她對抗社工、對抗責任、對抗家庭、對抗車行老闆,然後當他拒絕/逃避所有的好意,她就是帶著一家去找死。所以,她為何這麼迷戀那個爛透的8+9?
說不定,她要的,本來就是屈服;8+9的「生氣」,不假裝「好」充分滿足她那一丁點的自卑。
對她好,他有壓力,她會聯想到「以前他們對我好的方式好可怕」;對她壞,反正她本來就不認為自己會被善待,她或許就覺得自己只配得起這種角色,而她如果是個潛意識中想毀滅一切的人,愛上對她壞的人,也就合理了。
她本來就沒打算「變好」啊。
她要的就只是「刺激」,家庭、社會、責任,這些對她而言,都太平淡了。如果她本來就無所謂「長遠規劃」,如果她本來就只是過一天算一天,如果他存在的目的就是「反對」自身……
這樣邏輯就通了。
她本來就不愛生命,她愛的是死亡。
恐怖的母愛,可參考另一部「凱文怎麼了」: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