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如果你只把這部影集當作「草食男與五個肉食女」或「沒用小說家只能靠粉絲修成正果」,那麼這部戲,就沒什麼好看;如果你是用「一群失落/創傷/複合性創傷的失落者們的彼此傷害與陪伴」看這部戲,那還算好看。

1499341358-834861696_wn.jpg

這部戲的重點,除了「順利VS失意」、「正常VS創傷」,還有另一個主軸,是「主流VS非主流」;所以實際上我們也可以說,整部戲的大戰局,「是順利的天之驕子與主流價值VS失落的魯蛇/失敗者/受創者的價值觀」;其實主流也沒什麼不好,畢竟大多數人,是生活在常態區間的。但是,如果沒有非主流的論述者為非主流寫出他們的聲音,他們還會有聲音嗎?

 

男主道間慎的小說到底寫得好不好,我相信,確實是不好;因為一個感情封閉、僵化、「不敢」嘗試新事物與新感情的人,我不相信他可以寫好符合大眾口味的小說。但是,一個用心寫作的人,一定也會感動某些人。道間慎小說,確實應該不怎麼樣;但是,那也不代表文壇主流的花木柚,寫出來的就是好小說。因為既然道間慎與花木柚的成名,都是炒作而來;而花木柚的作品,「教訓」讀者的刻意又遠比道間慎強,除非讀者先天都是抖M,否則我們其實很難判斷花木柚是不是真的很「厲害」。本片除了諷刺性的將了「主流文化不過是群老屁股決定」一軍,另一個重點,當然就是5位女主角。

 

老實說,她們也不在乎觀眾喜不喜歡。

 

求喜歡的,是主流、是花木柚,是森口;道間慎和這5個女人,本來就是「非主流」,既然「非主流」,又為什麼需要你的「喜歡」?

 

其實,這5個人(再加上殉職警察的母親,是6個),就是各種失落的排列組合:失去父愛的失落、失去社會支持的失落、失去家庭的失落、失去感情依附的失落、失去兒子的失落、失去安全感的失落……她們失去的,簡單說,叫「愛」;她們內心最真實的情感,簡單說,是「恨」。她們聚在一起,無非是尋求最後一次的愛;至於她們的攻擊性,自然來自各種衝突所導致的恨。老實說,缺愛又充滿恨的她們,本來就「不」是用來讓觀眾喜歡的。事實上,這6個女人,只有迷妹是比較健康正向,但別忘了他其實也只是把男主當作戀父情結的投射,雖然,她也確實治癒了他。

 

所以,如果從主流的角度看,這就是「5女共事1男,爽死!」從治療的角度看,要如何才能疏通/修復創傷的主體?

 

就是沒那麼多應該,沒那麼多框架,沒那麼多因為。那些「應該」,都是主流意義的傷害,正是「別人的意義」,壓得這些人不成人形。雖然,她們自己橫衝直撞的嘗試,確實多次以死亡作為奉獻,但如果不是以死做覺悟的碰撞……

 

僵化的生命,又怎麼會被撼動?

 

失落導致對生命的恨,不攻擊別人,就攻擊自己;但反過來說,對生命的恨,除了無條件的愛,或許,只有見證了恨到極限也無能為力,才能再翻轉回愛吧?

 

最後,這部小說/影集的重點,是:「在座各位,都是垃圾」,不是嘩眾取寵的偽主流,就是不知所云的意識流,兩巴掌,主流與非主流,全部中彈了。

創作者介紹

415~(=^‥^)/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